-
女,43岁,现任重庆市渝中区巧巧幼儿园、解放碑幼儿园、茵茵幼儿园总园长。 1971年,中学毕业的她应聘来到重庆西大公司幼儿园做保育员。从未受过学前教育专业训练的她,本着见事就做,不懂就学的精神,向老师们学习,向书本学习。先后购买大量教育学、心理学、幼儿保健学等书籍,一有时间就研读。199...
女,43岁,现任重庆市渝中区巧巧幼儿园、解放碑幼儿园、茵茵幼儿园总园长。
1971年,中学毕业的她应聘来到重庆西大公司幼儿园做保育员。从未受过学前教育专业训练的她,本着见事就做,不懂就学的精神,向老师们学习,向书本学习。先后购买大量教育学、心理学、幼儿保健学等书籍,一有时间就研读。1993年她终于通过业务考试转岗成为正式的幼儿教师。可是,梦想刚刚开始就因幼儿园的拆迁解散而随即破灭,她下岗了。在最困难的日子里,是读书点燃她心灵的激情。她坚持边创业边读书,克服各种困难成为重庆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专业的毕业生。1995年,她创办了一所幼儿园!尽管教室简陋,但她和伙伴们尽心尽职,很快就赢得家长们的认可。于是口口相传,声名鹊起,很快又办起第二所、第三所幼儿园。她带领她的91名教职员工,虚心学习、不断进取,很快就使在园幼儿达到700多名,幼儿园也发展成为总面积3000余平米的集团式幼儿园。学习型的幼儿园吸引来大批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生和毕业生。她的团队也获得“未来之星”全国特长生最佳园丁奖;CCTV全国优秀特长生迎新春电视晚会,优秀节目指导奖。她们精心编排的节目《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也登上央视舞台并荣获CCTV星光大道优秀节目奖。
-
沈月芳:女,44岁,2002年她放弃在杭州的出租司机工作到农村承包土地种植葡萄。2007年获全国“绿色小康户”称号;2010年获杭州市“三八红旗手”称号。女,44岁,2002年她放弃在杭州的出租司机工作到农村承包土地种植葡萄。在农民出身的父亲指导下,她从对葡萄一无所知的城市“的姐”到学会剪枝、疏果、施肥、治虫,成为种植行家里手。2006年创办“美人紫”公司大面积种植葡萄并成功移植“美国提子”,面对农艺专家的否定声,她耐下心来,反复试验,走访葡萄种植专业户和农业大学、农业研究所的专家,终于找到攻克关键难题,阻隔风雨和病虫害的办法。实验成功后,她开始向现代农业冲击。她十年来学习从不间断,从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专科函授,到浙江大学园艺学本科毕业,各类培训证书摞起超过一尺。2013年《智能监测控制技术在葡萄设施栽培中的应用与效益分析》发表于《现代农业装备》杂志。如今她的葡萄棚靠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太阳能蓄电系统进行计算机智慧农业管理,而她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远程调查并发出指令。经过多年耕耘,她的“美人紫”葡萄已享誉国内外。2007年获全国“绿色小康户”称号;2010年获杭州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
男,75岁,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支部书记,高级农艺师。他中学未读完就赴黑龙江林场工作,后回山东寿光务农,1978年开始任村支书。1984年,43岁的他到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山东分校学习进修,如饥似渴学习了蔬菜种植技术。1989年王乐义到辽宁学习大棚蔬菜栽培技术,他废寝忘食,苦学一...
男,75岁,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支部书记,高级农艺师。他中学未读完就赴黑龙江林场工作,后回山东寿光务农,1978年开始任村支书。1984年,43岁的他到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山东分校学习进修,如饥似渴学习了蔬菜种植技术。1989年王乐义到辽宁学习大棚蔬菜栽培技术,他废寝忘食,苦学一个月,终于掌握了这门新技术。回来后立即进行试验、改革和创新,克服了几十个难题,终于试验成功了三元朱村第一代冬暖式蔬菜大棚。后来他研发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引进国际蔬菜新品种和现代农业技术,成为北方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第一人,全国绿色蔬菜种植第一人。他引发的蔬菜大棚“白色革命”一举解决北方城市冬季吃到新鲜蔬菜难题。他的团队免费接待前来参观的农民120万人,培养4000多名农技师向全国26个省区市传播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王乐义先后到全国23个省、区、市无偿传授大棚蔬菜技术,行程达几十万公里,为当地农民送去了致富钥匙。30多年来,他靠着富民的使命感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基层干部成长为农业技术专业拔尖人才、农村科技大王,被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诚实守信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是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党代表。
-
男,43岁,上海民宇飞实业有限公司任机械加工工程师和车间主任。长期学习和对技术的刻苦钻研成就了昔日农民工的出彩人生,2012年以高技能人才身份获得上海A类居住证,2014年成为“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男,43岁,上海民宇飞实业有限公司任机械加工工程师和车间主任。2005年冬,他拖家带口离开河北沧州农村到上海当农民工,因无职业技能,只得在街头崩爆米花。来年春,因偶然看到浦东外高桥保税区职业技术学校贴出的数控机床培训班招生广告而坐进教室。在这里他遇到恩师数控机床教育专家孟富森教授。自此,他从零学起,孟老师在哪班,他就跟到哪听课。别人听一遍他听三四遍,终于拿到数控机床操作中级证书。孟教授欣赏他,荐他做自己的助教,他对技术的钻研近乎痴迷,无论骑车、吃饭、睡觉满脑子数控机床。2007年他代表职校参加“浦东新区数控机床工职业技能竞赛”,获亚军,获得操作工二级证书和专业技师职称,他也从开普通车床到开数控机床。他常年坚持业余学习,2009年入读上海电大浦东农校行政管理大专班,2011年到上海开放大学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学习,本科毕业后他参与公司新产品研发并编写《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实训教程》、《CAD/CAM与数控机床加工》。他帮助公司攻克许多技术难关,如试验设计出专用夹具,解决漏油难题;研究出数控程序自动计算,实现无间断加工,提高了效率和加工精度。长期学习和对技术的刻苦钻研成就了昔日农民工的出彩人生,2012年以高技能人才身份获得上海A类居住证,2014年成为“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
姜淑梅:女,78岁,1937年生于山东省巨野县董官屯乡。2014年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新周刊》、《南方周末》、《读者》、搜狐网、新浪网等100多家媒体报道了她通过学习和写作从文盲成为作家的传奇事迹。目前她是黑龙江省作家协会正式会员。女,78岁,1937年生于山东省巨野县董官屯乡。1960年闯关东落脚黑龙江省安达市,在安达第一砖瓦厂做过临时工,后在家做家务。战争、饥荒、动乱年代让她九死一生。1996年,老伴车祸去世。时年60岁的她决定学习识字,以实现早年梦想。于是广告、牌匾、传单,一切有字的东西都成为教材,就连看电视都不关心故事情节而是紧紧盯着字幕看。丰富的生活阅历,使她随口就能编出顺口溜、快板书,然后就让家人写下来,自己再去一字一字地识,如此反复不已,致使大学教书而工作繁忙的女儿只得劝她自己试着写。于是老人开始学写字,横不平竖不直地描龙画风,但她硬是克服了各种困难,坚持数年甩掉了文盲帽子。2012年她75岁时开始利用人生丰富的经历写故事,隔年陆续在《读库》《北方文学》等杂志发表作品。特别是两部自传性作品《乱时候,穷时候》和《甘蔗芽,苦菜花》在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立即引起轰动。真切的生活体验,感动了读者,好评如潮。读者称其为“让整个中国潸然泪下的小民往事!”、“ 一部独一无二的平民史,真实得令人屏住呼吸……”2014年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新周刊》、《南方周末》、《读者》、搜狐网、新浪网等100多家媒体报道了她通过学习和写作从文盲成为作家的传奇事迹。目前她是黑龙江省作家协会正式会员。
-
山西董林:男,32岁,2001年高中毕业到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公司杜儿坪矿一采区掘进队当挖掘机维修工,现为跟班副队长。面对复杂的机械,他向师傅们学习,买来各种图书资料刻苦钻研技术。他自绘草图,反复拆装,利用工余参加各种培训,硬是在一年内基本掌握了常用设备的使用与维修。男,32岁,2001年高中毕业到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公司杜儿坪矿一采区掘进队当挖掘机维修工,现为跟班副队长。面对复杂的机械,他向师傅们学习,买来各种图书资料刻苦钻研技术。他自绘草图,反复拆装,利用工余参加各种培训,硬是在一年内基本掌握了常用设备的使用与维修。经他维修的设备开机率创全矿历史新高,他所在的掘进队也刷新了全矿掘进尺度的最高记录。2005年9月,在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上,工作不足4年,年仅23岁的他获第一名。面对荣誉,他更加刻苦钻研机械维修业务。2004年的一天,刚出坑下班的他得知掘进机出故障,立即背起70多斤的备件下井,及时拆卸更换,在最短时间运行设备。他用3年时间完成采煤专业的自学,用4年时间进修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学会CAD制图,完成12万字读书笔记。他参与的两项“掘进机应用技术”和两项“井下操作技术”分别荣获科技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创造了13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2005年,开始带徒弟,靠手把手拆装、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而带出高徒。刻苦学习和辛勤劳动成就了董林的出彩人生,2006年他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1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学习、勤奋、吃苦耐劳为他人生不断出彩奠定了基础。
-
康伟:女,44岁,幼年一场大火夺去她整个双腿,她只能靠两个小板凳交替来行走。到学龄时,靠痛哭哀求打动父母和学校,高位截肢的她硬是靠毅力完成了小学和中学的学业,赢得了师生的尊重。女,44岁,幼年一场大火夺去她整个双腿,她只能靠两个小板凳交替来行走。到学龄时,靠痛哭哀求打动父母和学校,高位截肢的她硬是靠毅力完成了小学和中学的学业,赢得了师生的尊重。1986年中学毕业后曾在大连金州区新兴福利厂、金州区金魁门有限公司工作,经下岗待业。在困境中她刻苦学习,通过成人补习班和自学考试完成大学课程。2008年开始苦学网络技术,用严重烧伤变形的左手,每天苦练七八小时,终于能够写小说、发博客,用网络书写人生。她有一副好嗓子,借助网络学习声乐并打动音乐学院学生自愿为她辅导。2009年金州区全国“助残日”纪念会上,她用一首《隐形的翅膀》打动了观众。她苦学普通话,成为大型企业的接线员,用甜美纯正的声音架起企业与客户的桥梁。她曾每周末往返30公里,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超越生理极限,终于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2010年她自主创业,成立金州新区友谊街道宁海社区残疾人心理咨询工作室并任负责人,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通过心理咨询为残疾人分忧解难。她作为志愿者,担任假日学校的特邀教师,为孩子上课、辅导、做活动。她多次巡回演讲,以自己的事迹为青年励志。2010年至2014年连年获大连市“优秀残疾人”“学习之星”等荣誉称号。
-
张晓雨:男,58岁,1975年9月进北京市地铁公司任电动列车司机。39年来,坚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从一个高中毕业生成长为北京市委党校运输管理专业毕业生和地铁公司高级技师。
张晓雨:39年来,他每次驾驶列车都细心记录技术数据,认真总结行车经验,确保行车安全,精湛的技术使他避免过多次行车事故,防止了国家财产损失,挽救过乘客的生命。每当遇到故障,他总会主动留下来参与维修,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和技术水平。他总结多年行车、检修的经验,编写了《列车制动操作方法》、《电动客车应急故障处理》等教材;他作为北京市地铁列车司机的培训师,带出徒弟百余名,其中多人已升任高级工、技师。他还为上海、天津、大连等城市代培了230 多名电动列车司机,为地铁人才建设做出贡献。他在地铁行业中传承着安全行车经验和恪尽职守精神,为实现北京地铁公司“国内领先 世界一流”目标,践行“畅通北京 绿色出行”理念做出了重要贡献。工作之余,他喜爱黑白摄影、暗房特技和图画装裱,被誉为“黑白王”。作品经常在《北京地铁报》《信报》等刊载。
张晓雨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技术能手”;200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1年被评为“首都市民学习之星”。 -
于海波:女,34岁,先天脆骨症,终生靠轮椅生活。从一本旧字典开始自学之旅。完成四川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心理所的课程。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为贫困、残疾孩子义务服务。成立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在广场、企业、大学校园等一切可能的场所为困难儿童募捐。获“中华慈善奖”“中国十大社工人物称号。
-
邹德凤:女,58岁,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医疗服务部主任。从事护理工作40多年,她刻苦学习,不断进步,从热心助人的小护士,成长为医术精湛的护理专家。她聚焦国内医疗领域的薄弱环节社区医疗服务,在江西首创社区护理模式、社区居家老年服务模式、临终关怀模式及化解医患纠纷模式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医疗...